1)第133章 撼山军北上(一)_混在北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宁宫。

  看着河北送过来的八百里加急,赵洹冷着脸霍然站了起来,他知道金军为什么这个时候大规模南下劫掠,因为河北今年的粮食熟了,到了收成的日子了。

  “官家为何生如此大怒?”周静书好奇的问道。

  “金贼骑兵大规模南下掳掠,只在安肃县便屠戮我大宋百姓近千人,抢走粮食十余万担!”河北这两年连遭两次兵祸,百废待兴,这一季是河北收复以来,第一次重新安定产粮。

  粮食可以给人吃,多了还可以给马吃,是天下最不可或缺,最硬通的物资。

  之前粮食还没有成熟,幽云十六州金军也懒得南下,现在粮食成熟了,他们便终于忍不住露出獠牙了。

  现在的形势,与北宋初年非常想象,那时辽国也是占着幽云十六州,平时懒得南下,但只要到了每年粮食成熟的时候,便或大规模,或小规模,必然南下劫掠。

  ‘打草谷’一词,就是那个时间段辽国上层发明的。

  现在金国也来这一套。

  “官家,若是能与金国也定下如昔年与辽国那般的‘澶渊之盟’,大宋是否便能就此安定,再和平百余年无大战。”周静书说出这话,神情还透出一丝向往。

  典型的从小被保守派文官们洗脑洗多了,事实上黄潜善、汪伯颜等议和派最大的愿望也是如此,他们总以为昔年大宋与辽国签下‘澶渊之盟’,而后与辽国百余年无大战,对大宋是最完美的结果。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正是因为签下澶渊之盟,大宋对辽国再也没有了夺回幽云十六州的‘法理’,大宋明面上失去了谈论收复幽云十六州的道义,民间再轻谈收复幽云十六州成了大宋是没有道理的一方,成了大宋主动挑衅辽国。

  还有就是,澶渊之盟让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对大宋彻底失去了信任,幽云十六州汉人与中原汉人巨大隔阂的产生,就是从澶渊之盟开始的。

  澶渊之盟二三十年后,幽云十六州汉人便开始称大宋为‘南朝’,何等讽刺?

  民间不能继续光明正大的谈论收复幽云十六州,朝廷方面也从此贪图安逸,完全没有了进取之心,彻底沉沦了下去。

  “蛮胡畏威而不怀德,以中原文明人的思想去代入野蛮出身的胡人,那是不正确的。再则,幽云十六州,无论是在昔年辽国手中,还是在如今金国手中,都犹如一把利剑悬在大宋头上。汉唐时期,河北比之江南都要富庶,幽州、冀州所产粮食,可供天下近半人口食用,为何到了我大宋,河北便凋零,一代比一代贫瘠?便是因为失去了幽云十六州这个屏障,河北百姓日日生活在危机之中,心难安,如何全精力用在耕种生产之中?”

  “我华夏民族崛起与黄河之滨,最初始不过一府之地大小,便是因为尚武,便是因为敢睥睨一切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