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二章 冤有头,债有主;圣佛_法海穿越唐三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藏师徒“大闹灵山”之事,也就是在神佛之中传扬了出去,于人间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掀起什么太大的波澜。

  最起码他们师徒自灵山下来,此番前往寇府做客时,当地的百姓还没有收到风声。

  法海是信人,说好了取经之后要来做客,并且还要多留几日,自然不会食言。

  况且“唯识宗”初立,虽然根基是在大唐长安,但也未尝不可在西洲立足想必灵山的各大佛宗也不会在暗中耍手段,限制“唯识宗”传教发展。

  毕竟若是将三藏法师逼迫太紧了,他们也怕这蛮僧耍个回马枪,干脆从了如来佛祖,当真做这个灵山之主到那时,岂非更加得不偿失?

  其实听过三藏讲佛的灵山众僧也很清楚,唯识宗的佛法,并不太适合寻常大众,更加适合走高端精英的路线,故而.他们对于“唯识宗”也并不会太过于担心,甚至不将其当做是争夺人间信徒与香火的威胁。

  但.谁说法海的目标是寻常的凡人们了?

  渡凡人们入佛门,始终就不是法海的目的,法海的真正意图,在于改造现如今的佛门高层.佛门佛众与菩萨们的的思想若是转变得当,那么凡间的生灵们,自然而然就能受到佛法庇佑。

  改变都在是潜移默化之间的,而且法海也并用什么阴谋诡计,他只需要以身作则,让灵山诸佛与菩萨们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风气自然会有一个转变。

  况且灵山已经在做出改变了,否则佛祖与菩萨怎么会顺水推舟,主动给悟空创造条件,让他在大雄宝殿之中施展“大圣雷音”?

  那么,至此之后,灵山的僧众们,是不是也会对自己的“唯识教法”感兴趣呢?

  毕竟是佛法越高深,才越能看到“唯识教法”的精妙所在。

  此来灵山,法海是将自己在“无字真经”上写下的经文,誊写了一份副本,一同送到了灵山的与那些儒家、道家的经典一样,皆是汉文与梵文两种文字写就。

  其实也不出三藏法师所料,佛祖已经用神通从藏经阁中,将《成唯识论》取来,正与此前留在殿中的几位佛祖与菩萨,细细参悟。

  “三藏大才。”弥勒佛双手合十,道一声:“此经文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承法相之精要,敢破敢立,能破能立.”

  “其实倒也不妨让三藏在灵山立下唯识宗的传承。”接引佛祖缓缓开口,却引得一旁尚未离去的杨天佑稍有些惊讶,忍不住向他望去。

  然而接引佛祖并不多言,说完这一句之后,便将心思放在眼前的佛经之上他的大宏愿是西方大兴,故而当年才对大乘佛教入主灵山不做阻拦。

  可现如今,三藏要在东土立下唯识宗,若其不兴依旧罢了,可万一盛比灵山,那么佛门气运必将分润于东方。

  其实如来佛祖也知道接引佛祖的打算,当年他将风声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