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3章 进退两难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吉字营三次突围,都被革命军打败,已经陷入绝境,到了崩溃的边缘。曾国荃返回金牛镇大营,立即召集部将,询问部队战损情况。

  情况相当糟糕,吉字营原本共有十二员统领,每个统领下辖两三干战兵、一干余军夫。晚上开会时,十二个统领只来了六个。

  其中,水营统领罗逢元、长胜营统领朱洪章、陆营统领朱南桂投敌,骑兵统领伍维寿战死,陆营统领萧庆衍伤重昏迷。另有一个陆营统领张诗日,擅长防御和挖掘地道,御赐“毅勇巴图鲁”称号,已经失踪。

  再问各营兵马,则普遍伤亡惨重,大概只有四五成的人马可以出战。原本吉字营有三万战兵,现在已经不足一万五了。

  虽已回到中军帐内,曾国荃依然一身行装,手枪不离身。以往时,他一打过仗,就要换下便服,在中军帐内痛饮三杯。此刻,他神色凝重,再没有了以前从容洒脱的样子。

  众将刚从战场上下来,个个灰头士脸,有人身上还挂了彩。曾国荃环视众将,略一寒暄,便直言不讳地说道:

  “诸位,刚才这一仗打得十分艰难。粤匪主力已经赶到,陆战队当西面,步四师当东面。此为大家所亲见,也为斥候所确证。吉字营该何去何从,大家有何意见?”

  曾国荃生性高傲,“少年奇气,倜傥不群”。在那个时代,科举考试极难,曾国荃在大哥的指引下,拜罗泽南为师,在二十四岁那年参加湘潭府府试,拔为第一名。

  不过,他并不是读书的材料,此后一直藉藉无名。曾国藩丁忧回籍,创建湘军,曾国荃也跃跃欲试,一直盼着带兵打仗,建立军功。

  彼时,朝廷猜忌,地方督抚又不配合,曾国藩处境艰难,不想让弟弟趟这个浑水。曾国藩希望弟弟能够像他那样,走科举正途,不许他参加湘军。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四弟,在族中排行老九。在儒家事兄如父的伦理下,曾国荃只得蛰伏乡间,郁郁不得志。

  没过几年,曾国藩被困于江西南昌。朝廷有意牵制曾国藩,对罗泽南、胡林翼等湘军大佬多有鼓励。曾国藩在南昌时,急调罗泽南、塔齐布等大将救援。

  那时,罗泽南正在围攻武昌,塔齐布正在围攻九江,都不愿出兵救援曾国藩。要不是天京事变爆发,说不定曾国藩就要折戟南昌了。

  受此刺激,曾国藩允许曾国荃出山。曾国荃欣喜若狂,与黄冕一拍即合。当时,黄冕担任江西吉安府知府,江西全境大部分已被太平军攻陷,吉安也不例外。

  黄冕帮曾国荃筹饷,曾国荃募集了一支三干人的湘军,一战而克吉安,令曾国藩刮目相看。曾国荃的湘军,从吉安起家,从此便称为“吉字营”。

  两三年下来,吉字营不断膨胀。曾国荃也很受历练,足以独当一面,成为湘军中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