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三保太监_寻龙迷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满腹疑惑的纪纲退出大殿之后,朱棣坐在龙榻上沉默了好一会儿。

  好半天,他忽然开口问了一句:“依你看,这纪纲会明白朕的心思吗?”

  这时从大殿一旁的屏风后面,传来一个听上去显得有些尖锐的声音应道:“纪大人是个聪明人,臣料想他很快就能明白皇上深夜调离他离开诏狱的用意。”

  一个身影从屏风后面闪了出来,躬着身子,毕恭毕敬的缓步走到朱棣面前。

  这人身着四品朝服,年纪不大,净面无须,皮肤有些黝黑,面目也算清秀,可是举止声音总让人感觉有一种阴柔之感。

  朱棣点点头,说道:“朕之所以特意命王全前去传旨,正是为了确保他一定会奉诏前来,他与王全素来不和,料想他绝不会落下抗旨不遵这么一个口实给对手的。毕竟,如今纪纲仗着朕对锦衣卫的宠信,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了,朕也不能不防着一手。”

  座下那青年官员微微一笑,答道:“不过以臣愚见,这纪大人倒也未必能完全明白皇上此举的良苦用心。”

  朱棣笑了笑,问道:“这么说来,你倒是能够完全明白朕的良苦用心了?”

  青年官员躬身道:“微臣不敢,天心浩瀚,微臣岂敢枉自猜度?”

  朱棣倒是不以为意,笑道:“人称你是三保太监,皆知你是朕身边的心腹之人,最能体谅朕的心意,你且说说看,朕此举究竟是何用意?”

  三保太监,原来这座下的年青官员竟是内官监太监总管,被称为朱棣最为信任的人,被封为正使受命领船队出使西洋诸国的郑和!

  郑和,原姓马,乃是云南异民族人氏,于明军平定云南之时被掳,随军回到京师为奴。后随军到北平,被选入燕王府,成为内监。

  此人聪明伶俐,会识文断字,跟随燕王朱棣多年,深受影响,颇有智略,懂得知兵习战,得到了燕王的赏识。

  后靖难之役中,跟随在朱棣身边,数次建功,朱棣登基之后,论功封赏,封为正四品内官监太监总管,赐姓为“郑”。因其小字为三保,世间亦称作三保太监,或者三宝太监。

  郑和原本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他与姚广孝相交甚厚,永乐元年之时师从其学习佛法,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这样的宗教背景和其在靖难之役中展示出的军事才能,使得朱棣在选择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的正使人选之时,郑和成为了最合适的不二人选。

  永乐三年六月,经过两年准备,郑和作为正使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和军士,出使西洋诸国。于路历经艰险,遭遇他国兵乱,又遇上了海盗,最终依靠郑和的优秀指挥,击破海盗,安抚诸国,并押解海盗头目陈明义等于永乐五年九月返回大明。

  一别两年,朱棣对于郑和立下大功归来自然是非常的高兴,然而他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