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三、层层加码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浚早早地就接到了通知,知道官家要亲自来赐宴。

  从唐末五代开始,“赐宴”与“买宴”,就不再是简单的宴席,而是带上了浓烈的政治意味。

  某个时代的特色行为,只有放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从安史之乱以后,虽然大唐依然保持着名义上的大一统,但实际上各地节度使早已具备了高度的自治权,成为了形式上的“联邦”政府。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联邦政府组织形态的一个朝代。

  在那样一个兵强马壮的时代,各个节度使之间互相不信任,皇帝与各地节度使之间也互相不信任。

  信任就像绷紧的弹簧,随时可能断裂。可是大家又不想打仗,只想维持现状,就需要一个对话机制,以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和误会。

  指望那些节度使去都城与皇帝面基,或者皇帝去节度使领地巡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谁都害怕对方背后捅刀子。这样一来,中央与地方脆弱的信任关系变得更加难以维系。

  于是乎,便出现了赐宴与买宴这种特殊的政治纽带关系。

  如果皇帝想示好某个节度使,便给这个节度使“赐宴”。而某个节度使想要示好中央政府,那就给朝廷“买宴”来表达自己的忠心。

  宋代的政治环境迥异于唐代,但是其习俗却延续了下来。

  就像古代婚礼上会撒朱砂来驱邪的习俗,其实是为了驱赶各种蚁虫。到了现代,已然没了蚁虫的困扰,却依然保留了使用朱砂的习惯。即便是其原始目的驱除蚁虫,也不会用杀虫剂代替。

  赵构给张浚赐宴,是官家要向外界展示对张浚的重视,可以视为一种政治上的宣言。

  张浚复出的很突然,官家赐宴也很突然,两个突然叠加起来,让张府上下忙得够呛。

  好在张浚为官多年,为人正直,提携过的门生故吏遍布朝堂,有不少人今天专程过来帮助张浚张罗。有在朝堂上脸熟的人,就站在门口迎客;有掌管教坊司的人,就张罗着歌舞伎们做着表演前的准备;有善于经营的人,帮着张罗宴席的布置。

  总的来说,还算是整齐有序。

  当岳飞和韩世忠并肩走入张府的时候,引来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他们看到岳飞和韩世忠,第一反应绝对与普通百姓想的不一样。

  若是普通百姓,肯定会很高兴。当他们看到岳飞出狱了,还与韩世忠有说有笑地走在一起,大宋又有希望了。

  而官员们考虑的,就会更多一些。

  第一,张浚马上就要复出了,而且还是通过官家赐宴的方式,高调复出。在这样政治意味浓重的宴席之上,岳飞和韩世忠同时接到邀请来参加,意味着什么?现在也不说什么小妾不小妾的,没人关心,那就是个借口,参加宴席的人也都心照不宣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