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1章 两万干翻七十万的战役_大秦万朝: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莽看到自己又一个名额上榜,露出了满意之色,随即,金光再度闪烁,后面的名次也出来了。

  “十大以多胜少战役榜第七名——鄱阳湖之战(大明王朝!)”

  “奖励:粮草四十万!”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率水军10万越过朱军占据的池州(今安徽贵池),攻占太平,夺取采石,并派人和张士诚联系,企图上下夹击,一举吞灭朱元璋。

  朱元璋决定利用应天城池坚固、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防止张士诚乘机袭击、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又针对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诱使陈军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扬己之长,迫使陈军舍长用短。

  为了诱使陈军速来,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友、元朝降将康茂才写信向陈友谅诈降,表示愿为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会合,以呼"老康"为暗号。

  与此同时,朱元璋根据应天的地形条件作了如下部署:常遇春等率兵3万埋伏于石灰山侧;徐达等率兵列阵于南门外;赵德胜率兵横跨新河驻虎口城;杨璟驻兵大胜港;张德胜等率水师出龙江关;朱元璋自率主力埋伏于卢龙山。并派胡大海自婺州、衢州率兵西攻信州(,威胁陈友谅侧后,进行牵制。

  轻敌的陈友谅接到康茂才的信后,信以为真,不待张士诚答复,便于五月初十率军自采石进抵大胜港。待到江东桥连呼"老康"不应,方知受骗,仓促派万人登陆立栅。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双方实力对比:朱元璋20万,陈友谅65万。结果:朱元璋以伤亡万余代价全歼陈友谅。

  “十大以多胜少战役榜第六名——牧野之战(亡国,大华王朝!)”

  “奖励:粮草五十万!”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